徐颂赞:《他者与我者之间:汉语基督教的本土实践与跨文化对话》(2021)

出版社:台湾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书系:中原大学基督教与华人文化社会研究中心「历史文化丛书」
作者:徐颂赞
出版日期:2021-04-01
ISBN:9789866131639
页数:320
尺寸:148x210mm
推荐序:再一次的跨越
王成勉
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荣休教授
荷兰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欧洲汉学讲座教授
今年四月,颂赞要我为他这本论文集写序时,我脑海中立即想到 Boundary–crossing「跨界」这两个字,相信在形容他对学术的追求上,是很适切的描述。
颂赞是一位大陆年轻学者,跨海来台湾念书,他在台湾期间,除了在校认真学习,获得老师佳评外,还相当积极的参与相关的学术活动,此书中的几篇文章就是他在台期间的作品。
我也在几次的演讲与学术会议中与他见过面,有过一些交往。所以后来宗教研究所邀请我担任他的硕论口试委员时,我也很高兴地接受,曾详细阅读他的硕论文稿,并提供一些意见。(此硕论后来也出版成专书:《中国加利利的歌声:迦南诗歌与当代中国家庭教会》)。
这本论文集再一次显示颂赞的「跨界」精神。其中文章的主题,从耶稣会的耶儒接触到耶佛对话,从汉语讚美诗到当代的迦南诗歌,中间虽然有较软性的文章,但是也有较敏感的当代大陆政教关系的议题,可以看到他保持一个多元宽广的研究精神,没有把自己侷限在单一的领域。事实上,在他硕论口试时,口试委员曾提出他用了不只一个研究方法切入论述,是否会显得专业分歧与不够深入,但是彦仁兄坚持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只要在方法学上无误,硕论是可以采用多元的论述。
颂赞的另一个「跨界」,就是在他严谨的学术研究外,还有许多深具感性的新诗创作。记得当年他将诗集传给我时,我非常讶异他有这么多感情丰富的作品。事实上他不止具感性还处事细腻,彦仁兄曾告诉我,他与颂赞曾经一起进行过田野调查,对于颂赞办事的细心与安排印象深刻。
借用胡适所说的,「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颂赞的「跨界」精神,就是「博」的底子,期望他可以在「博」与「精」上面继续充实,相信未来能在教会研究上开拓出新的路径。特以此文为贺。
2020 年 7 月于台北大直
本书简介
这本书是徐颂赞的学术论文集,收录了从2013年到2019年创作和发表的学术文章,以及主题相关的报刊文章、演讲稿和纪念文。总体而言,这些文字都是围绕「汉语基督教的本土实践和跨文化对话」这一核心议题而展开。虽然,这些文章的论述风格和研究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内在的关怀是相通的。这份相通的关怀,就是将基督教与中华文化与社会的关係,视为「他者」与「我者」的关系。它们同时是彼此的「他者」,各从对方身上汲取经验和他者视角,展开融「他者」入「我者」的交涉过程,进而形塑出新的实践主体——「汉语基督教」。
围绕「汉语基督教的本土实践和跨文化对话」这个核心,作者试图从中国与西方、本土与全球、传统与现代等角度,来分析基督教在华人社会文化脉络中的本土生成与演变,包括跨文化交流、融合民间生活、塑造知识阶层、参与公共社会等方面的经验,并且从历史、文学、宗教学、人类学的跨学科维度,分为四个部分来反思基督教的中国社会处境和跨文化对话。
研究特色
1. 多篇学术论文被《台湾宗教研究》、《景风》以及多位华人学者评价为「当代中国基督教研究」领域的前沿研究,比如对四川成都改革宗教会、河南家庭教会宣教团队、迦南诗歌、娱乐界的福音歌手、浙江「呼喊派」等的田野调查和研究著作。
2. 作者曾深入浙江、河南、四川、福建、广西、黑龙江、上海、北京等地的城市和乡村进行田野调查,也曾访问台湾、香港、美国的教会和高校,建立在这些经历上的学术论文,既有比较开阔的普世胸怀、长远的历史眼光,也饱含对当代中国教会的切身体验、传统追溯和学术反思。
3. 这些论文从历史脉络、文本分析、田野调查,以及比较宗教学、基督教人类学等跨学科角度,来分析中国基督教特别是当代中国教会,展现出多元的视角和内质,能够帮助读者丰富对中国基督教的进深理解。
本书目录
推荐序:再一次的跨越
自 序:我研究基督教的初心与反思
壹、文本与诠释:基督信仰的跨文化对话
明清之际的跨文化对话:以利玛窦《二十五言》为中心
佛耶对话的「欲望」议题:以《成唯识论》卷五与《保罗书信》的对读为例
贰、诗歌与社群:基督教本土化的内在理路
「汉语赞美诗」的生成:以中国基督教的本土化为视野
唱新歌与宗教动员:迦南诗歌与当代中国家庭教会的互动生成
塑造福音景观:当代中国的福音歌手、选秀赞美诗与广场歌队
参、局内与局外:政教关係与本土实践
中国家庭教会知识分子的社群认同与象征建构:以成都为例
密契与圣约:华人敬虔传统的民主化诠释
「呼喊」的生成与演变:以一九八〇年代的浙江地区为例
肆、随笔与演讲:在中国处境理解「信仰」
当中国人的现代处境和信仰相遇
自由花栽于彼岸土:宗教改革的东亚回响
共戴此天:天主教耶稣会与中华文化的碰撞与对话
人是被光照的微尘:纪念蔡彦仁教授(1956-2019)
对话徐颂赞:中西文化比较视野里的「宗教」与「学术」问题
后记:在风险世界里,走向「他者」与「我者」的互动
参考文献
前 言
我研究基督教的初心与反思
这本书是我的学术论文集,收录了近年发表的学术文章,以及主题相关的报刊文章、演讲稿和纪念文。总体而言,这些文字都是围绕着「汉语基督教的本土实践和跨文化对话」这一核心议题而展开。虽然,这些文章的论述风格和研究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内在的关怀是相通的。
这份相通的关怀,就是我将基督教与华人社会文化的关系,视为「他者」与「我者」的关系。它们同时是彼此的「他者」,各从对方身上汲取经验和他者视角,融「他者」入「我者」,进而形塑出新的实践主体——「汉语基督教」。
围绕「汉语基督教的本土实践和跨文化对话」这个核心,我试图从中国与西方、本土与全球、传统与现代等角度,来分析基督教在华人社会文化脉络中的本土生成与演变,包括跨文化交流、融合民间生活、塑造知识阶层、参与公共社会等方面的经验,并且从历史、文学、宗教学、人类学的跨学科维度,分为四个部分来反思基督教的中国社会处境和跨文化对话。
第一部分,从明清之际天主教耶稣会与儒家士大夫的对话,以及基督教与佛教的理论对话等角度,来探讨跨文化交流里的「对话」与「误读」,分析基督信仰之于中华文化的角色和影响。这个部分从传统的宗教研究面向切入,也就是文本分析和义理诠释,来分析「汉语基督教」在华人文化里经受的形塑与演变。
第二部分,则将「汉语基督教」作为一个「歌唱的共同体」,从赞美诗这个特殊的象征体系和宗教载体,以及其中蕴含的文人路径、民间路径、教派路径、通俗文化路径,来分析百年以来中国基督教本土化的内在理路。这个部分主要是通过梳理赞美诗里的教会史、文本和田野调查,来分析赞美诗与唱诗群体的发育和互动。
第三部分,聚焦当代中国基督教,例如改革宗、地方教会(小群聚会所)、宣教团队、新兴教派等,通过「基督教人类学」的方法,分析较少被关注到的「局内人」的宗教经验、身份认同、组织模式等。另外,因我曾在至少八个省市进行田野调查,所以这部分尤为注重运用调研材料。通过田野调查、传统追溯和神学分析,来比较分析不同教会的演变。当然,因为这部分调研比较新近,诸多信息受到现实政治变动的影响较大,收入书中只是一个开端,不能视为结论或定理。
第四部分,偏重知人论世和宏观论述,通过随笔、讲座和公共对话等形式,展现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的「共识」与「异质」,从而寻找在中国大陆理解基督信仰的角度、方法和路径。这部分不是严谨的学术论文和学理论证,多为在公共场域发生的综合判断与个人感受。
之所以收入第四部分的内容,是因为我心目中理想的学术研究,并不只是严谨的论文写作,也包含发自激情与生命感受力的言说方式。更何况,宗教和信仰本身,即包含细腻的内在感受和情感经验,无法被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所化约。
虽然自小进出教会,但又有压抑不住的好奇心,喜欢出入于不同的宗派乃至宗祠寺庙和历史遗迹,想到各种团体一探究竟。因为好奇心和兴趣广,所以关心的问题、研究的议题也随之扩展。从天主教耶稣会、佛教、晚明士大夫、新儒家、民间信仰、明星基督徒、赞美诗、地下家庭教会、改革宗、新兴宗教运动等等,我都想切入探讨,了解别人的看法,也发出自己的观点。从这个层面来说,这本书收入早年的文章,是我学术生命的源头之一,它们见证了一位年轻人对不同群体和传统的好奇心之旅。
在我心中,我不是出于学者的定位,而是作为一个人,一个寻找信仰理解的人,出于好奇和疑问,采用学术的方法,去研究这些议题。对我个人而言,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跟着体验和问题走,不是来自外在的教导,而是内心的疑问。当我沉浸在问题里时,「博雅」与「专精」并不互斥,以赛亚·柏林说的「狐狸」与「刺猬」也可以共存。
不过,世界广大、吾生有涯,探究的广泛并不能直接促进思想的进深和原理的探微,应当收拢目光,聚焦在少数却关键的「元问题」上。从现象到原理,更需要进一步的创造性转化。这大概是近年来我在读书与思考上的一大转变,也是我未来致力的方向。
后 记
在风险世界里,走向「他者」与「我者」的互动
编好这部文集,已是午夜。放眼望窗外,街道清寂,不见白天的车水马龙。庚子年的世界已经变样,全球疫情、洪水、地震、国际关係,人们似乎走进一片晦暗的未来。与其说「世界正在失控」,不如说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已经紊乱,原先的诠释理路也失去了魔力。然而,人却本能地想要在混乱中建立认知与秩序,求取某种安身立命的方式,即便这种种方式,也会在复杂的历史和社会里变得凝固,甚至被危机和灾难摧毁。
人与世界的关系,可以进一步上升到他者与我者的关系,正如书名里的寄托。身处巨变的世界,这个问题变得更为尖锐。于我个人,我盼望在冲突与隔阂里,寻找更多理解的可能性。在这个层面上,基督信仰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成了重要和独特的参照角度。
千年以降,基督宗教以「他者」的面容融入中华文化与社会,逐渐成为「我者」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既充满了误读、偏见、漠视、讳言,也存在不少对话、理解、互相参照。直到如今,两者并非合而为一,而是依旧处在某种张力里面。
正如在传教士与士大夫之间,神学与佛学之间,传统教派与新兴宗派之间,教会与政府之间,「正统」与「异端」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张力?这些误读与对话,究竟如何在历史、社群、诠释的不同层面发生?又以什么方式被遗忘、扭曲,或者克服、超越?这些问题,本书收录的文章已抛砖引玉,期待更多人的探索。毕竟,这些都是值得不断讨论的大问题。
在我个人看来,张力无须取消,他者必须存在。只有他者存在,我者才处于面向无限可能性的状态。而一旦取消了他者,我者也将面临意义的固化与可能性的流失。
从这个角度看,基督教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关係,不再是非此即彼,也不是综摄融混,而是走向一种对话、切磋、彼此成全、互相生成的状态。正是在面向他者的互动中,「汉语基督教」作为一种文化与实践的主体,得以不断转化和生成。
当然,现实不是按照剧本演出的,现实本身就是无比丰富的舞台。因而,研究者深入现象的探索是必要而急迫的。我沉浸在基督教的义理层面已久,直到研究所阶段才进入田野调查。从理论探讨与田野调研、「局内人」与「局外人」的互动角度,去重新理解那些看似「奇怪」甚至「无以名状」的现象。
在这本文集的成书过程里,我必须感谢一些前辈与机构:中原大学和吴昶兴教授,基督教文艺出版社,还有橄榄华宣和李晓玉主编。没有他们的玉成,这本书也不会诞生。另外,书中收入的多数文章,曾在不同期刊、学会和大学发表,也在每篇文章里分别做了声明与致谢。
正是这些不同他者的存在与对话,我的学术研究和生命创造不断走出个人的视域,开启新的可能,这恰好呈现了他者与我者互动的奥妙。而不同的宗教、文化系统、族群、国家之间,不也是如此吗?
作者简介
徐颂赞,青年学者、作家。1993年生于浙江宁波,2017年获得国立政治大学宗教学硕士学位,台湾神学院2017年度「马偕研究学员」。著有《时尚宗教学》(三民书局),《中国加利利的歌声:迦南诗歌与当代中国家庭教会》(台湾基督教文艺出版社),即将出版《神明考古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曾在《台湾宗教研究》、《景风》、《文化中国》、《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世界日报》、《台湾教会公报》、《中华读书报》、界面新闻、China Source等發表文章,在「澎拜新闻」开设专栏,已發表十多篇学术期刊论文,并被收入海内外多本论集。
曾获得2009年「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一等奖,国立政治大学2016年度、2017年度「陈百年先生学术论文奖」,台湾宗教学会2020年「纪念蔡彦仁教授学术著作奖」,美国杜克大学首届「雅歌文艺奖」佳作奖。曾在台湾宗教学会、台湾人类学与民族学会、台湾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浙江大学、美国普度大学等發表学术论文或公共演讲。

继续阅读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