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硕:《北美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述论》(2016)

王德硕:《北美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述论》(2016)

上海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王德硕博士专著《北美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述论》,该书为《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论丛》之第十辑

作者简介:

王德硕,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和上海高校智库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基督教史、宗教与中国对外关系等领域的研究,曾在国内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内容简介:

学术史的梳理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对于中国基督教史这门学科来言,借鉴和批评国外学界的研究成果是十分必要的。本书建构了“学统”这个概念,试图以此作为分析框架系统地爬梳北美学界的中国基督教史的研究脉络,并描绘北美关于中国基督教史研究的学术版图。
北美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主要形成了耶鲁和哈佛两大学统。耶鲁学统的创始人是卫三畏,至今已历七代学人,其主要特征是通史研究。哈佛学统的创始人是费正清,至今已历四代学人,其主要特征是理论阐释与代际转向。两大学统对北美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美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受到意识形态、学术制度、中美关系、传教运动等多方面的制约。北美的中国基督教史的学术研究也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某种影响。

序一

徐以骅

本书作者王德硕博士系历史学出身,2014年夏在获得上海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后作为博士后研究生加盟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团队,并参与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的科研和日常管理工作。王博士来复旦之前就开始研读宗教与外交及国际关系的论著,其博士论文在较大程度上也与上述议题相关,故能驾轻就熟,横跨两界,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不仅发表多篇关于宗教与中国对外关系的学术论文,而且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增补修订,完成了这部洋洋洒洒的中美基督教学术史专著。

本书对北美中国基督教史研究作了全面和系统的梳理,涉及大量学术机构、学派、范式和学人,既有历史纵深又有当代关照、既有宏观概述又有细致分析。在“学统论”的框架下,本书对长期以来统领中国基督教史的研究进路和学术思想的演进轨迹,作了细致和有独到见解的阐述,扩充和丰富了中国近代学术史的外延和内涵,这对中国基督教史的学术研究,无疑是一项贡献。

本书建构了“学统论”作为研究框架,不仅摆脱了西方传统的“范式论”的局限,而且弥补了一般中国基督教史研究缺乏宏观分析框架的缺陷,是一项在学术理论上有可喜创新,分析视角比较独特,论述结构相当完整的学术成果。本书浓笔重彩地描述了中美学者在中国基督教史研究领域的合作和交流,并且从内外环境来审视北美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与北美学术体制、中美关系、中国基督教当前的发展等多方面的关系,并对美、欧、日和其他海外中国基督教史的研究作了比较和展望,显示了宽阔的学术视野。

无论在历史研究还在国际关系研究中,不少框架性概念在特定时段内是相当有说服力的,但此样解释力与其想要覆盖的时空范围往往成反比。本书的“学统论”对早期北美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尤其对主要高等学府如哈佛和耶鲁,比较能够成立,但在当前北美学术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所谓学统已经式微。此外,除了少数例外,如美国外交史学中的威斯康星学派外,历史学科较难形成基于某一高校的自成理论体系且拥有类似分析工具的学派,比如我们很难说哈佛毕业生就属于哈佛学派或学统,因此作者似应对“学统”的运用范围或基于著名学府的“学统论”加以适当限定和修正。

美国学统庚续、人才辈出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对中美关系尤其是当前的中美关系究竟产生何种影响,是我目前比较关注的问题,并曾多次与王博士进行过讨论。美国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的殿堂级人物裴士丹(Daniel Bays)教授曾指出,根据其观察,长期以来美国关注以及辩论中国基督教问题的个人和团体,绝大多数对中国所知甚少,因此直到目前美国有关中国基督教的“公共话语”或讨论水准仍十分粗浅,更多在发泄情绪而不是发布事实信息,而且趋于两极化。其实美国对中国基督教的此种可称为“高情绪化的低水平认知”,或“低水准的高度政治化运作”在美国对中国其他宗教以及宗教政策的总体认识上也普遍存在。美国有关团体和个人对中国宗教政策和状况的过于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的解读、基于神学传统的先入之见、出于筹款目的和政治操控等权益之计的做法均构成当前中美宗教交流的障碍。

王博士在本书中对美国的中国基督教研究领域的“宗教知华派”在美国对中国基督教政策和现状的整体认识方面“人轻言微”、影响甚小的状况做了初步讨论。其实在宗教领域,学界研究与政府决策和社会认知存在较大差距乃是普世性现象。我们过去常说,政(界)、教(界)、学(界)是我国宗教研究的基本队伍,实际上除了政府宗教主管部门和宗教学术界外,政、学两界对宗教和党的宗教政策不太了解的还大有人在,对国内外宗教现状和发展趋势存在着较大的认识误区,其中的原因同样值得探讨。此外,就中国基督教史研究而言,我们很少能看到中国学者的论著未大量参考美国及西方学者的成果,但美国及西方学者的相关论著却极少引用甚至无视或轻视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因此“宗教知华”并一定意味着客观公正、摆脱了西方意识形态的桎梏,而所谓“宗教知华派”往往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一种难以名状的优越感,甚至因“知华”而采取更激烈的反对态度并因此而获得更多资源和空间。因此美国社会对中国宗教的“懵懂无知”,“宗教知华派”也负有一定责任。目前王博士正在从事美国的中国基督教研究如何影响中美关系的深入研究,试图破解“中国宗教真相”难以在美国社会“拨云见日”的具体缘由,值得期待。

当前宗教研究或整体学术研究日趋“偏平化”和“趋同化”,教内与教外、沿海与内地、名校与普校、中国与外国在研究理论、方法和资料等方面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如何在理论、资料、田野、策论等方面脱颖而出,独树一帜,对国内当前从事宗教研究的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来说,将是很大的难题。王德硕博士在本书中作了“突围”尝试,作为其合作导师本人深感欣慰。王博士协助我编辑《宗教与美国社会》和《基督教学术》等集刊,并分担了我们团队的许多日常行政工作,借此机会我再次向他表示感谢。

                           2016年3月3日于上海西郊寓所

序二

陶飞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史研究的许多新领域中,如果说中国基督教史研究领域生机勃勃,新成果层出不穷大概谁也不会否认的。这么多学者,特别是年轻学者包括许多硕士博士学生投入到这个研究中来,说到底还是因为此前长期以来无人问津而留下许多空白。一旦思想解放打破禁区,这个自唐元明清以来涉足中国,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及现代性转型纠缠在一起的西方对华传教运动,留下了无数的史料和问题催生了许多主动和被动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有获得过全国和省市优秀博士论文的佳作,成为中国历史学近年来引人注目的新进展。

其实,由于基督教来自欧美,因此欧美学术界,特别是北美学者对基督教在中国的历史有一种特别的关注。在那里涉及这个领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19世纪。但真正走向成熟则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的倡导,一批世界知名的学者如刘广京(Kwang Ching Liu )、柯文(Paul A. Cohen)、裴士丹(Daniel H. Bays)等都参与其中。美国还有相当多的学术机构和学术研究计划也致力于推动这方面的研究。他们的成果内容广泛、厚重与新奇并存,讲故事和重范式的研究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欧美、海峡两岸及香港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

长期以来,内地学者对北美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尽管在持续的学术交流中有所了解,但却一直缺乏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因此,对其学术范式和学术重心的发展变化,对学术兴趣的代际转换都只有一鳞片爪的了解。这对于具有跨学科特色和国际性很强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来说,无疑是很不够的。它影响了中国学者在这个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中的参与度。英国研究传教史的大家安德鲁·沃尔斯(Andrew Walls)曾说过,欧洲历史学重视史实的证明,而美国学术界则重于阐释。如果说中国史学传统也长于史实发掘与梳理的话,那么了解美国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对我们的研究就更有他山之石的参考作用了。王德硕此项研究正好弥补国内这方面研究的几点不足。

第一,提出了对美国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分期和基本特点的看法。

作者认为,美国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起源于美国对华传教,当传教士开始记录自己在华的点点滴滴时,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就已经开始了。作者认为1830年到1880年是美国研究中国基督教史的第一阶段。此一阶段的研究者是学院体制外的在华传教士群体中人,成果大多是一些介绍性的传记及回忆录。这一阶段称得上是学术研究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从当时上溯到古代的基督教在华史的分期问题。第二个是景教碑的研究问题。传教士们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看法,一直影响到后来的研究。

从1880年美国大学陆续设立汉学教席,学院体制下的对华传教运动研究逐步兴起,一直到1950年代是这个研究的第二阶段。这一时期,学院研究和非学院研究双轨并进。耶鲁大学自从卫三畏任教之后开始了中国基督教史研究的传统。他的儿子卫斐列(Frederick Wells Williams)与毕海澜(Harlan Page Beach)成为耶鲁大学研究中国基督教史的第二代学者。卫斐列和毕海澜的一个共同的学生赖德烈(Kenneth S. Latourette)成为第三代学者,他写了皇皇巨著《基督教在华传教史》。赖德烈的学生们成为耶鲁大学第四代研究中国基督教史的群体。在这一阶段,除了耶鲁大学,还有美南浸信会神学院的研究和哥伦比亚大学、杜尔大学、霍普金斯大学等零星的研究。不过,值得一提的这一阶段非学院的研究依然占据主要地位。尤其是1910年爱丁堡大会之后,各个差会的协作意愿加强,为了对在华基督教事业有全面的了解,大规模的基督教调查也纷纷出现。当时一些已经来华传教差不多一个世纪的各大主要差会纷纷撰写各自的在华传教史。这些都构成了非学院研究的主要内容。

从20世纪50年代后到目前,是美国对华传教运动研究的第三阶段。传教运动的落幕,传教士退出中国大陆后,非学院研究逐步走向衰落。但学院研究迅速崛起,成为研究的主流。1955年,哈佛大学的东亚研究中心成立,在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的推动下,哈佛东亚研究中心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在六七十年代走向成熟,哈佛大学一度成为有广泛影响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的重镇。耶鲁大学的研究从赖德烈之后陷入低迷,直到史景迁(Jonathan Spence)、唐日安(Ryan Dunch)等学者再次将其复兴。20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开始呈现“弥散化”的现象。哈佛大学的中心地位不再明显,富勒神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神学院、堪萨斯大学、罗格斯大学、芝加哥大学、西南密苏里州大学等地都开始设立中国基督教史研究的中心。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目前。

第二,尝试用“学统”概念梳理美国的中国基督教研究学术史。

作者在本书中尝试地建构了“学统”这个概念。所谓“学统”就是学术起源和传承所形成的谱系。运用“学统”这个概念,首先要追根溯源,探究学术史如何产生的,对于美国的中国基督教史来说,这个起源就在1830-1880这五十年间,是由在华传教士群体发端的。其次,学术是要传承的,在传承之中就产生了不同的流派,形成了不同的谱系。作者在本书中主要总结了两大学统:耶鲁学统和哈佛学统。耶鲁学统是从卫三畏开始发端的,至今已历七代,它有分为两期,前四代是前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研究者大都具有在华传教的经历,研究著作主要是通史。对华传教运动结束后,耶鲁学统开始式微,之后开始受到哈佛学统的影响。哈佛学统是由费正清创立的,在他所创立的中心的倡导下,中国基督教史研究才真正得到主流学术界的重视。哈佛学统的主要特征就是善于运用阐释的方法,他们创立了许多理论框架。作者用学统的概念,使得我们会更加清晰地看到这个研究领域代际转向特征。后一代的学者对前一代的学者的理论框架进行发展和修正,从而提出了新的理论。近年来,许多关于中国基督教史的著作都或多或少受到哈佛学统的影响。在本书中对哈佛学统的代际转向做了细致的梳理。

第三、本书也借鉴了中国古代学术史的书写方法——学案体。

学案体是书写学术史的体例,起源于黄宗羲所著的《明儒学案》。其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每个学案首先设一表,列举师友弟子,标明学派渊源和传授系统,其次是案主的学术评传,叙述其生平、著作及学术宗旨。再次,案主传记之后,另有附录,记载别人对其的评价。学案特别重视学术流派的师承传授关系。如果说以西方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的问题是“西体中用”的话,本书就是一次“中体西用”的尝试。作者提出的“学统”概念,在学理上可能还有继续完善的地方,但是他用本土理论话语来梳理美国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是一种积极的尝试,这是用中国人的视角去观察美国学术界。对于北美的学术史研究,侯且岸曾经指出,与中国学术界注重学派、学统和学术史不同,美国学者非常讲求学术研究的自主性,因而他们不太重视“师承”,缺乏对学术发展的整体思考和总结。迄今为止,我们尚未看到美国学者撰写的美国中国学的学术史。本书正是在这个方面填补了空白。

然而,本书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的。首先是三个阶段的分期,特别是后两个分期,时间跨度很长,期间世界和中国的形势都发生深刻的变化,也影响到美国中国基督教史研究的进程。因此,这些阶段可能还有细化的必要。其次是学统的方法的应用依然是具有局限性的,随着学术专门化,一些非学院研究者很难将他们纳入某个学统之中;随着学术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学统”的之间界限也开始模糊,学统开始走向趋同;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中国基督教史的“栖身”之地开始从历史学和宣教学研究向宗教学、社会学、文学史、艺术史等多个领域扩展,“学统”对此也许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最后,本书对1949年之后的美国对中国基督教史的研究还是不足。随着宗教的全球化复兴以及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基督教的迅速发展,中国基督教的治理问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美国的大学、智库以及一些事工机构都关注当代中国基督教的问题。如果本书对此在进行一番梳理,就会更加完善。另外,本书涉及的研究大部分是关于基督新教方面的。本书对美国的中国天主教研究的梳理还显得过于单薄,对欧洲的研究的介绍也显得功力不够。此外,对于欧美之外的地方如日韩的介绍就更加少了。这应该是受到语言的局限。我想,如果德硕能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能将中国基督教史研究的全球学术版图绘制出来,这将对学界有更大的意义。

德硕自2011年来上海大学跟我攻读中国基督教史博士学位。在学期间勤奋好学,在搜集爬梳史料方面不怕吃苦。本书在阅读处理大量英文资料的基础上,呈现出了美国中国基督教史的脉络和特点,这对希望了解彼岸同行的研究,在比较中探索新路的读者来说显然是有很好的借镜意义的。

顺便说明,此项研究起源于2012年我联合德硕一起申请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的课题《海外中国基督教研究学术史》。我们独立或合作完成了一些研究。后来我建议德硕在课题基础上以此为博士论文的方向,他就全力以赴把这项研究进行下去了。在此,要感谢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支持。感谢德硕博士后导师徐以骅教授提供的出版机会。最后,祝贺德硕早春时节向学界贡献了这个新鲜的果实,希望他在这个很有前景的领域中继续努力地耕耘下去。
是为序。

目录
序一  徐以骅/1
序二  陶飞亚/1

导论/1
一、研究意义/1
二、概念界定/5
三、研究综述/9
四、理论框架/23

第一章  滥觞:传教运动与学术著述(1830-1880)/40
一、“穿越奇妙之洞”/  41
二、研究著作/46
三、研究论文/65
本章小结/84

第二章  双轨:学院研究与非学院研究(1880-1950)/88
一、耶鲁学统/89
二、哈佛学统的奠基/  126
三、其他学统/140
四、非学院研究的传承/148
本章小结/165

第三章  学统:美国的学院研究(1950-2015)/167
一、哈佛学统/168
二、耶鲁学统的传承/212
三、其他学统/228
四、学统的网络建构/243
本章小结/247

第四章  纷呈:多维视角下的研究(1950-2015)/249
一、留美中国学人的贡献/249
二、学会的研究——以北美亚洲学会为例/257
三、非学院研究/294
本章小结/304

第五章  互动:学术与社会/305
一、外在语境/306
二、学术研究与中美关系/311
本章小结/319

结语/321
一、与欧洲、日本和港台的比较/327
二、对中国大陆的启发/336

参考文献/344

附录:外国人名对照表/379

后记/394

继续阅读
 最后更新:2018-8-6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