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中国基督宗教的思想,是明末以来中国国内思想界的一个重大潮流,也是近世东西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以“耶稣会”为中心的明末清初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教实践,有许多重大创造和建树。西方传教士和中...
潘凤娟:明末清初耶稣会士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对话
明末清初耶稣会士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对话--以伦理议题为例 1. 前言 本文将透过耶稣会士与中国士大夫对伦理议题的对话,探讨十七世纪中西文化交流法与相关的「本地化概念」。 「本地化神学」源于传教神学,在福...
张俊:汉语基督教诠释范式与中国文化
摘要:汉语基督教诠释,历史上共经历了三种相对独立的范式:(一)唐代景教范式——三教释耶;(二)明清天主教范式——儒学释耶;(三)当代基督教范式——人文释耶。这三种诠释范式的形成,分别与特定历史阶段的汉...
杨慧林:“本地化”还是“处境化”:汉语语境中的基督教诠释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是一种以“本地化”为理想的诠释活动。但是“本地化”既可能转变或者再造原有的文化,也可能使外来信仰被原有文化所融合甚至消解。本文试图处理与此相关的两方面问题:第一,基督教在中国的“本...
安希孟:基督教“中国化”随想
安希孟:1945年9月生于山西翼城县。1969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系。南京大学1982年哲学硕士。现为山西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与基督教研究教授,执教“现代西方哲学”与“专业英语”。研究方向包括:希...
卓新平: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双向契合
在现代社会重新审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关系的思潮中,中国文化发展正面临着一次新的突破,而基督教在中国的适应亦面临着一次新的机遇。在经历了各种文化运动和艰难变革之后,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阶层在社会现代化的氛...
杨慧林:“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基督教伦理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可能性及其难题
“伦理”或“道德”之谓(Ethics or Morality),在中文与西文中均可作两个层面上的解释,即:内在的价值理想或者外在的行为规范。而在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实际碰撞中,由于“至简、至圆”、“阴助...
周伟驰:儒家基督徒:一种可能
为田童心《儒家基督徒神学》一书所写的序 历史地看,发源于中东犹太教的基督教在传播的过程中遭遇到了不同的文化,而结晶出不同的言说方式。其在希腊、罗马处境中的孕育,本已含有希腊哲学和罗马法律等文化基因,具...
安希孟:“汉语神学”驳议
历来鼓吹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旧文化相混合的人都不大倡导基督教应对中国巫术迷信风水算命祖宗崇拜文化采取批评的态度。本土化和“汉语神学”造成不伦不类的“基督教神学”。中国宗教自古就采取周而复始的自然循环,而基...
孙尚扬:利玛窦与汉语神学
现代新儒家冯友兰认为,其新理学是“接着”而不是“照着”宋明理学讲的。在笔者看来,所谓“照着讲”即是守成性的释义与传承,而“接着讲”则是弘扬光大,努力发前人所未发,在传承既有的思想遗产的基础上,针对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