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与墨索里尼:庇护十一世与法西斯崛起秘史》(2018)

ChineseCS 新书出版评论4,124字数 6119阅读20分23秒阅读模式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第1版 (2018年5月1日)
外文书名: The Pope and Mussolini: the secret history of Pius Xi and the rise of Fascism in Europe
丛书名: 理想国译丛系列
精装: 608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542662774

目录
梵蒂冈与罗马城地图
登场人物
报刊与组织名录

序言
第一部分 教宗与独裁者
第一章 新任教宗
第二章 进军罗马
第三章 命运攸关的结盟
第四章 天生教宗
第五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六章 独裁统治
第七章 刺客、娈童者与间谍
第八章 《拉特兰条约》

第二部分 共同的敌人
第九章 救世主
第十章 步步紧逼
第十一章 土生子归来
第十二章 帕切利苦苦支撑
第十三章 墨索里尼永远正确
第十四章 新教敌人与犹太人
第十五章 希特勒、墨索里尼与教宗
第十六章 逾越雷池
第十七章 共同的敌人
第十八章 光荣之梦

第三部分 墨索里尼、希特勒与犹太人
第十九章 讨伐希特勒
第二十章 领袖万岁!
第二十一章 希特勒访问罗马
第二十二章 惊人的任务
第二十三章 秘密协议
第二十四章 种族法案
第二十五章 最后的战役
第二十六章 相信国王
第二十七章 死得正好
第二十八章 乌云消散
第二十九章 奔向灾难

后记
作者按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索引

序言

罗马,1939年。

教宗庇护十一世年事已高、疾病缠身,上一年差点因为循环衰竭而作古,如今他只求天主能够再给他些许时日。他身穿白袍,坐在梵蒂冈三楼办公室的书桌前,手杖倚在就近的墙上。旁边还有锈迹斑斑的指南针和气压计,都是他攀登阿尔卑斯各座山峰时用过的旧物,令他回想起那些遥远的岁月。抽屉里有一支老旧的音叉,可是上一次取出已经是多年以前的事情了。他对自己的歌喉非常自豪,深信音准没有弃他而去,他曾一有机会就练习,不过总要先确定没人能听见他的声音。如今,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他查看了每一个抽屉,确保所有文件秩序井然。

多年以来,教宗都身体安康,而旁人则惊叹于他繁重的日程。他曾经坚持过问梵蒂冈事务的所有细节,对或大或小的事务都亲自裁断,可如今每一天都犹如挑战,每一步都会招致疼痛。到了夜晚,他每每无法入眠,双腿因静脉曲张而颤动,哮喘则令呼吸费力,最糟糕的是,他的心头总是弥漫着一种感受,觉得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出了差错。

白天的时候,日光会从俯瞰圣彼得广场的三扇窗户涌入他的办公室。可现在正值夜晚,他那盏小小的台灯正将黄色的灯光投射在面前的纸张上。他思索着,天主让他活着,一定是有原因的。他是天主在这世间的代理人,在把应当说的话说出口之前,他还不能死。

教宗将意大利所有的主教都召集到罗马,聆听他最后的话语。集会将于一周半后(即1939年2月11日)在圣彼得大教堂举行。这个日子正好也是《拉特兰条约》(Lateran Accords)签订十周年纪念日。这项由庇护十一世与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达成的历史性条约,结束了意大利和罗马天主教会长达数十年的敌对关系。在六十八年前,意大利王国建国时曾实行政教分离,这标志着意大利正式成为一个现代国家,这项条约却意味着这个现代国家已然寿终正寝。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教会积极地与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府开展合作。

在十七年前的1922年,刚刚晋升枢机的阿契尔·拉蒂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接掌了教宗本笃十五世的宝座,取名号为庇护十一世。下半年,各地暴乱四起,三十九岁的法西斯领导人贝尼托·墨索里尼当选意大利总理。从那个时候开始,这两人就相互依靠。独裁者依靠教宗,为政权谋求教会的支持,由此获取他们亟须的道德正统。而教宗也要指望墨索里尼的帮助,才能够恢复教会在意大利的权势。现如今,手中执笔的庇护回想那些年,心中感到深深的悔恨。他竟然听信谗言、误入歧途。墨索里尼似乎视自己为天主,而且还和希特勒勾结在一起,希特勒则深受教宗鄙夷,他不仅破坏教会在德国的势力,而且还自立一门异端宗教。在去年春天,罗马见证的那幅惨痛景象还萦绕在他的脑海里:德国元首在凯旋游行中穿过这座城市历史悠久的街道,红黑的纳粹旗帜犹如海洋覆盖了整个罗马。

希特勒造访梵蒂冈两个月后,墨索里尼发表的声明震惊了世界,他宣称意大利人是纯正高贵的种族。尽管犹太人早在耶稣之前就已经定居罗马,如今却被官方认定为一个道德败坏的异族。教宗震惊了。他在一处公众场合质问,意大利领导人为何要对德国元首这般亦步亦趋?这个问题令墨索里尼怒不可遏,因为最令他愤懑的事情,莫过于被喊作希特勒的跟班。教宗核心集团的成员赶忙出来修复这段受损的关系。相比起民主社会,他们显然在独裁体制中更为自在,而且他们也害怕失去墨索里尼许给教会的各项特权,由此,他们觉得教宗肯定是老糊涂了。他已经疏远了纳粹领导人,而他们担心,现在他又要将梵蒂冈和法西斯政权的和睦关系置于险境。

在罗马台伯河另一侧的总部,墨索里尼正对教宗的言论发火。意大利人现在还去参加弥撒,完全是因为他告诉他们要去,要不是因为他,那些反教会分子早就失控了,他们会穿梭在意大利的街巷里,洗劫教堂,把蓖麻油灌到那些畏首畏尾的教士喉咙里。意大利法庭和学校教室的墙上还挂着耶稣受难像,教士们还在意大利的公立学校布道,这一切完全是因为得到了墨索里尼的命令。而国家之所以还慷慨地拨出资金支持教会,那也是出于他的授意,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在法西斯政府和梵蒂冈之间达成互惠互助的关系。

1月31日晚上,庇护熬到很晚,一直在起草他将于主教集会上发表的讲话。教宗原本也算是个登山家,曾经精神饱满,体格健壮,可如今已经憔悴而瘦弱,原先饱满的面容已经消沉下去,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但无论是谁见到他,都能明显地感受到,他有极大的决心要发表这番演讲。法西斯的密探无处不在,甚至包括教会的厅堂。在警醒各位主教之前,他还不想死。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他一定要谴责墨索里尼对纳粹种族主义的皈依。

在演讲前的最后一周里,教宗剩余的生命力逐渐离他远去。他站不住了,只好躺在床上。欧金尼奥·帕切利枢机在梵蒂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务卿,他恳求教宗将集会推迟举行。教宗拒不听从,并且命令梵蒂冈的日报报道他健康状况良好的消息。2月8日,他担心自己在三天后可能没有足够的力气发表演讲,便命令梵蒂冈印刷厂为每一位主教打印了一份演讲稿。第二天晚上,他的健康状况愈发堪忧,午夜过后,他的呼吸变得越来越吃力。服侍人员小心翼翼地将氧气面罩系到他的嘴上,以免碰歪头上的白色小瓜帽。凌晨4点,他们叫醒了帕切利枢机。枢机赶到教宗床边,双膝跪地开始祈祷。他红肿的双眼里噙着眼泪。

庇护十一世躺在那张简易铁床上,生命力迅速地枯竭下去,很快就咽下了最后一口微弱的气息。天主没能允诺他最后的请求。明天,主教们晋见他的地点将不再是圣彼得大教堂,而是近旁的西斯廷教堂。2月10日的下午,他枯槁的遗体摆在西斯廷教堂高高的平台上。那些曾在他全盛时期见过其风采的人,现在已经无法辨认他的遗体,仿佛躺在米开朗基罗穹顶画下、身穿教宗丝质白色教士服、头戴红绒帽的,是其他什么人。

台伯河对岸,墨索里尼听到教宗死讯时,吐出一声安慰的叹息,不过他也非常不愿意让教宗的守灵仪式干扰他和克拉拉·佩塔奇的下一次幽会,这位拥有碧绿眼眸的年轻女子乃是他的情妇。不过除此之外还有最后一件要紧事。多年以来,他在梵蒂冈安插了一个无孔不入的密探网络,并且密切地关注他们提供的报告。近几天来,他们提醒他说,教宗准备要做一场极具煽动性的周年演讲以谴责墨索里尼的反犹运动以及他和德国元首愈发紧密的关系。他担心,如果这份讲稿现在泄露出去,仍将有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这将是教宗来自坟墓的控诉。

独裁者思索着,还有一个人能够帮得上忙。他联系了帕切利枢机,身为教宗名誉侍从的他如今将负责处理庇护遗留下来的一切事务,包括堆积在他书桌上的手写文件,以及刚刚印刷出来、准备发放给各位主教的那叠演讲稿小册子。墨索里尼要把所有的演讲稿都销毁掉。

他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帕切利会顺从他。帕切利生于罗马一个显赫的家族,世世代代都和历任教宗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过去几个月里,他一直都活得胆战心惊,害怕教宗会与墨索里尼为敌。他思索着,这状况真是危机四伏,不确定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是的,他亏欠教宗很多,教宗将他提拔至国务卿的位置,在很多方面都帮助过他,但他感觉自己肩负着更大的责任,他要保护教会。于是他下令清理教宗的书桌,把所有演讲稿小册子都收缴起来。

三天后,大批民众在圣彼得广场不耐烦地等候着,而枢机们则在进行教宗选举会议。当使徒宫飘出一道白色的烟雾时,人群中爆发出欢呼声。枢机执事站在高居圣彼得教堂大门上方的阳台上宣布:“教宗诞生(Habemus papam)。”很快,一位高大瘦削、戴着眼镜、身着教宗白长袍、头戴镶满宝石的三重冕的人物,大步流星地走了出来,降福众人。欧金尼奥·帕切利取名号为庇护十二世,以此向那个他近来陪侍床边、为之抹泪的人致敬。

 

后记

当犹太人被带去波兰赴死时,墨索里尼的第一任驻梵蒂冈大使切萨雷·德·维基则藏身于慈幼会神父的庇护之下,自从政府于1943年倒台后,他们便收容了他。在最后一届大议会上,德。维基给墨索里尼投了反对票,从此便生活在恐惧之中,不仅害怕即将到来的盟军,也害怕从北方南下的纳粹党人。战争结束后,当幸存的法西斯领导人纷纷走上审判席,他却逃过了抓捕,依然受到慈幼会神父的包庇。神父们担心这位逃亡者会暴露形迹,于是为他办理了巴拉圭的护照,并将他送上了驶往阿根廷的轮船。他一直受庇于当地的慈幼会神父,直到1949年的特赦令使他得以重返家乡。十年后,他在罗马逝世。

自从墨索里尼在1943年被捕之后,加莱亚佐·齐亚诺发觉自己地位不稳。大街小巷里挤满了喜气洋洋的人群,他们相互拥抱,撕碎领袖的照片,一起欢庆法西斯政府的倒台。他们将发起灾难性战争的罪名平分给墨索里尼与齐亚诺。一边是南下的德国人,另一边是从西西里向北进军的盟军,赞成弹劾岳父的他不确定自己落在哪一方手里下场会好一些。

齐亚诺和妻子埃达·墨索里尼前往梵蒂冈寻求庇护,但他们的请求遭到了拒绝。由于这一时期的梵蒂冈档案尚未公开,所以我们并不清楚梵蒂冈是否慎重考虑过这一事宜。8月27日,齐亚诺一家避开了意大利警方的盘查,登上了一班飞机,他们原以为会降落在西班牙的安全场所,结果却来到了德国。几周后,齐亚诺被派去意大利北部的维罗纳,此地下辖于萨罗共和国,即纳粹为墨索里尼设置的傀儡政府。当他发现机场里接待他的是几位法西斯民兵时,似乎没有太过讶异。他们将他塞进一辆汽车,送到附近的一座监狱,同其他大议会成员关在一起,他们都在那场命运攸关的会议上给墨索里尼投了反对票。

1944年1月11日上午,在简短的审判之后,齐亚诺与其他共同被告乘车来到了维罗纳附近的一个军事靶场。两天前,他的妻子、墨索里尼的女儿埃达穿过了瑞士边境。动身之前,她分别给父亲和希特勒寄去了最后通牒,告知对方如果他们不放过她丈夫,那么她将出版齐亚诺的秘密日记。她表示,这份日记所披露的真相将令领袖和元首难堪。当面朝瑞士边境行走在一片开阔的土地上时,她把日记绑在腰间,时刻准备着被德国士兵捉拿。

埃达的最后通牒并没有救下丈夫。在靶场上,齐亚诺和他的同党踏过结着白霜的土地,然后被强行摁在一排摇晃的木质折叠椅上,他们反身坐着,面对着墙壁。他的身边坐着埃米利奥·德.博诺将军,这位七十二岁的老人曾经统领意大利的武装部队,下巴留着标志性的山羊胡子。将军身穿黑色西装,头戴一顶黑帽,落座时双腿分开,双手则被绑在身后。两人要求直面行刑官,但都遭到了拒绝。齐亚诺背部中了五枪,但依然没有断气。他躺倒在地上,但双腿仍然尴尬地跨坐在椅子上,大声地求救。行刑队的指挥官冲到他的身旁,从枪套里拔出手枪,朝“小领袖”的脑袋上又开了一枪。目睹这一场景的德国外交官表示:“这一幕仿佛是在宰猪。”
雷切尔从来都不喜欢这位女婿,并且认为这是他应得的下场,但是墨索里尼和他的妻子不同,他从未因为齐亚诺的惨死而感到快慰。也许是因为他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大限也不远了,并且下场之凄惨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1945年4月中旬,盟军突破了博洛尼亚南部的山区。他们不断向北挺近,而残余的德国部队只能节节败退。4月24日,随着盟军脚步的逼近,威尼斯、热那亚、米兰三地都爆发了民众叛乱。墨索里尼过去一周都待在米兰。4月25日,舒斯特枢机主持会议,邀请了领袖和中央抵抗委员会的代表,希望令双方避免诉诸血腥的屠杀。墨索里尼得知,德国人正瞒着他同抵抗军进行协商,他评论道:“他们始终把我们当仆人使唤。”墨索里尼面色惨白、气色消沉,仿佛已经能够预见自己的死亡,他要求抵抗军保障法西斯同胞及其家人的安全,但是抵抗军领导人断然拒绝了这一请求,表示己方只接受无条件投降。墨索里尼要求再宽限一个小时。他明白自己可能要走上“人民法庭”,于是决定逃跑。

通过雷切尔的描述,我们得知墨索里尼抵达了科莫湖西南角的科莫镇,停下来给她写了一封信。他随身带着一支粗壮的蓝铅笔。“亲爱的雷切尔。如今的我已经抵达了人生的最后阶段,翻到了我这本书的最后一页。也许我们再也无法见面……我希望你能原谅我对你做过的所有坏事,我并不是有意为之。可是你知道的,你是我唯一真正爱过的女人。”

次日凌晨3点,他与其他法西斯领导人一道在一个车队的护送下驶向北方,却没有下定决心,到底是穿过瑞士边境逃逸,还是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寻找藏身处。天气非常糟糕,他们希望能得到增援,于是暂歇在湖边的一个小镇,墨索里尼外出在雨中散步,陪在他身边的是前来与他会合的女儿埃莱娜·库尔蒂。克拉拉·佩塔奇追着她的爱人出来,却发现他与一位迷人的红发女郎沿湖散步,她大发脾气,伤到了自己的膝盖。
……

次年,第二届委员会继续开展第一届的工作,该届委员会的主席正是任教于圣心天主教大学文学系的埃齐奥·弗兰切斯基尼(Ezio Franceschini)教授。新一届的委员会赦免了杰梅利,并允许他重新担任校长。此后,杰梅利将弗兰切斯基尼任命为文学院院长,并最终成为这所大学的校长。如今,杰梅利在罗马依旧享有殊荣,这座城市最好的天主教医院和一座火车站都是以他命名的。

国王的遭遇则相对凄惨。1939年8月下旬,美国驻罗马大使从罗斯福总统处收到紧急指示:向国王传达总统的个人吁求,希望他能尽一切可能避免意大利参战。当时,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正在皮埃蒙特的山间度假,菲利普斯于是搭乘火车前往都灵。当大使的座驾抵达偏远的营地时,国王穿着寻常乡下人的衣服以及一顶棕色软帽等候着他。他陪大使来到一座小木屋,菲利普斯传达了罗斯福在最后关头提出的吁求。

当大使说话的时候,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保持着沉默。当他说完,国王开始讲话了。他解释道,自己不过是个立宪君主。“在这种情况下,我能做的也只是将这一请求传达给政府。”菲利普斯非常失望。两人之间升起一阵厚重的沉默。美国大使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于是询问国王钓鱼收获可好,国王的脸上马上浮现出笑容。他骄傲地说道,自己已经钓到七百条鲑鱼,但按照惯例,他会在这个营地一直待着,直到钓到一千条为止。大使表示这个世界恐怕要陷入恐怖的战争,国王是否会返回罗马,埃马努埃莱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他计划前往比萨附近的农场,并进一步说道,“你知道的,我讨厌宫殿”。

1939年4月,意大利攻陷了毫无防备的阿尔巴尼亚,国王又增添了阿尔巴尼亚国王的头衔,可是当意大利部队接连失利之时,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却想尽办法撇除自己的责任。战争结束之时,他与法西斯政府的密切关系令他声名扫地,国王宣布退位,妄想把王位留给儿子翁贝托。1946年,意大利举行了全民公投,驱逐了意大利王室。战后的意大利将以共和国为政体。

庇护十二世的命运与国王截然不同,他逃过了所有指责,没有人将意大利的受难怪罪到他头上。事实上,许多人为他打造了一幅与法西斯政府为敌的英雄形象。所谓的“庇护保卫战”(即有关庇护十二世的激烈讨论)主要关注他与希特勒的关系,而不是他与墨索里尼的关系。当纳粹党人及其同谋(其中许多人都自认为是天主教徒)屠戮欧洲的犹太人时,庇护是否要为没有出声讨伐大屠杀而承担责任?约翰·康韦尔(John Cornwell)曾撰写了一部具有争议性的作品,将庇护十二世称作“希特勒的教宗”,这部作品引发了热议,也可能导致了一些误解,帕切利是否真是如此?批评他的人指控他是个懦夫,背叛了教宗作为先知的责任;而为他辩护的人则认为,他是犹太人的挚友。

有趣的是,迄今为止学界都鲜少关注,在走向战争的那几年里,欧金尼奥·帕切利在意大利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他与法西斯政府有着怎样的关系?当年老而易怒的庇护十一世打算破坏梵蒂冈与法西斯政府的合作关系时,他是否出手阻拦这种情况的发生?

庇护十二世于1958年过世。他的继任者若望二十三世召开了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彻底改变了教会的路线:犹太人不再被妖魔化;教会鼓励不同宗教之间达成理解,而不再予以蔑视;教会赞同宗教自由和言论自由,不再对其进行攻击。

当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的光辉逐渐褪去,无论是教宗若望二十三世还是会议本身,都受到教会内部怀旧派的质疑。庇护十二世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捍卫着教会永恒的正确性,而他的前任庇护十一世则几乎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继续阅读
 
《国际汉学译丛》第1辑(2023) 新书出版

《国际汉学译丛》第1辑(2023)

目 录 中国哲学研究 米洛什·茨尔年斯基与中国哲学 [ 塞尔维亚] 伊利亚·马里奇 著 洪羽青 译 康德谟著:老子与道家 [ 法] 康德漠 著 胡 迅 译 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 闵明我评注龙华民《关于上...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