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勤瑩:《被遺忘的中國童年-芝罘學校與內地會傳教士子女》

出版日期:2014年12月
定價:400新台幣
發行:橄欖│華宣

-----
簡介:
十九世紀以來,英國傳教士前往中國傳教,遭遇許多生活適應的問題。特別是他們在中國誕生的子女們,如何在一個異於母國的社會環境中成長,並度過他們的童年?此外,傳教士子女在近代中國接受英式教育,又反映出甚麼樣的教養期待和時代特色?

透過歷史角度的分析,本書說明芝罘師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關在山東濰縣(濰坊)拘留營之處境;與國共內戰期間,被迫從山東煙台遷徙到江西牯嶺,最終撤離中國之歷程。作為中國近代史與世界史中的連結,芝罘學校研究有其不可抹滅的價值。

二十世紀初至今,散居在英、美、加及澳洲等國的芝罘校友,不斷透過社群組織、書寫媒介,網路與中國旅行等形式,有意識地將童年記憶進行集結與保存。他們建立「芝罘人」的認同,實兼具校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傳教士家族史的研究特色,亦呈現傳教士子女在中國的時代意義。

本書主要章節的撰文方向,簡述如下:
緒論部分首先介紹近年來有關基督新教在華發展的研究趨向。此一領域成果討論豐厚,諸多研究旨在關注傳教士對於近代中國社會的影響,從早期的政治思想,轉向 中國社會變遷,包括教育、醫療與社會救助等面向,卻少有作品觸及到新教傳教士在中國教育子女的相關問題。其次,筆者嘗試以在華傳教士子女的童年與教育為研 究動機,一方面有助於思考何以傳教士子女長期受到忽視的緣由;另一方面也期待從前人研究成果中,找尋傳教士子女研究的可行性,形成新的切入點。

第二章關注方向有二:其一,說明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內地會傳教士父母遭遇到的育兒難題,包括是否讓子女返回英國接受教育?抑或是讓子女陪同父母留在內陸 省分的宣教站?其次,透過芝罘學校的背景與經過,解釋戴德生在山東煙台設立學校的緣由,及該校對於內地會運作的助益。自芝罘學校於十九世紀末葉成立以來, 中國其他省分也陸續出現類似的學校,證明已有越來越多的傳教士及外僑家長願意讓子女留在中國就學。

第三章主要探討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前,芝罘校園內重視的三大教育精神,包括屬靈教育、智識教育以及體育活動的實踐過程,藉此分析芝罘學校的教育導向。校 方刻意營造出有別於中國社會的就學經驗,目的是為了培育學生去學習並適應未來返回歐洲的生活型態,以此塑造出特定的童年與文化觀。教師們必須一方面讓傳教 士父母們無後顧之憂地經營宣教工作;另一方面則是讓這些缺乏父母陪伴的孩童們,在成長中獲得關愛與撫慰,並且透過校園內的教育與基督教信仰,提前認識並適 應遙遠的英國及其文化。

第四章首先分析中日戰爭期間,芝罘校園的運作情形;其次,芝罘學校遭受日軍迫使遷校的過程,以及內地會總部扮演的角色;最後,說明芝罘師生關押在濰縣拘留營的生活與教育情形。

第五章的討論分為兩個方向:一則,探討芝罘學校在中國的最後階段,從戰後的復校經過,到1951年師生撤離中國;二則,分析芝罘校友們如何在海外建立起特殊的社群認同?畢業多年的芝罘校友們,如何看待自身這段特殊的異文化經歷,並將之轉化成其與中國之間的特有連結?

第六章討論的議題與成果,可以分為如下幾個層面:其一:從內地會的角度解釋芝罘學校設立的必要性;其次,芝罘學校的辦學方式及其時代特色;其三,芝罘校友的活動及其表現;其四,從跨文化視野看芝罘學校與中國的關聯性。

-----
《目錄》
王序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二、建構英籍傳教士子女研究的新視角
三、史料說明: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館藏「內地會檔案」
四、章節安排與預期成果
第二章  芝罘學校與傳教士子女在華教育的開端
第一節 在華傳教士父母的育兒難題
一、天津條約以降新局面-出現在內陸省分的傳教士家庭
二、育兒方式與文化差異-傳教士父母眼中的「異教習俗」
第二節  芝罘學校:傳教士子女在中國的教育新契機
一、戴德生主導下的內地會特色
二、傳教士子女在中國的教育新契機:戴德生與芝罘學校
三、收拾行囊上學去:芝罘學生上學記
第三章  屬靈、智識與體能:芝罘學校的養成教育
第一節 芝罘教師的中國任務
一、內地會招募芝罘學校教師的管道
二、芝罘教師的任務
第二節 牛津地區考試與芝罘學校的教學導向
一、以「牛津地區考試」為主的教育導向
二、牛津地區考試的施行成果與檢討
第三節 圍牆內的教育空間:校內活動與體育課
一、英式校景在煙台:芝罘學校的空間建構
二、芝罘學生的體育課
第四章  戰爭歲月中的芝罘學校 (1937–1945)
第一節 中日戰爭期間的芝罘學校及其「例行活動」
一、中日戰爭爆發後的煙台局勢
二、日軍佔領區內的芝罘學校及其例行活動
第二節 戰時內地會總部與芝罘學校
一、戰時內地會總部的成立
二、何去何從?芝罘學校師生的「撤校」經過
第三節 拘留營生活與芝罘學校的教育
一、芝罘學校師生與山東濰縣拘留營
二、芝罘學校在濰縣拘留營內所維持的教育模式
第五章  「芝罘人」在中國:撤校尾聲與歷史記憶
第一節 芝罘學校復校歷程與國共內戰
一、戰後中國的政治情勢與內地會的復校計畫
二、校長華登禮公布復校計畫受阻之因
三、牯嶺山上的芝罘學校
四、撤出中國前的尾聲
第二節  認同、記憶與社群:塑造「芝罘人」
一、百年校友會與《芝罘雜誌》的發行
二、芝罘校友與中國的連結
第六章  結論
一、 從內地會的角度解釋芝罘學校設立的必要性
二、芝罘學校的辦學方式及其時代特色
三、芝罘校友的活動及其表現
四、 從跨文化視野看芝罘學校與中國的關聯性
參考文獻
一、檔案與原始史料
二、中文論著
三、英文論著
四、網路資料
附錄
附文1
附文2
附表
附圖

继续阅读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