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杰、賴品超 | 中心作邊緣:紀念蒂利希辭世五十周年—神學論題引介 | 賴品超 | 存有與非有:蒂利希、耶佛對話與漢語神學 | 莊信德 | 烏托邦辯證意識下的太陽花學運 | 楊俊杰 | 趙紫宸和鐵黎赫:蒂利希的中國神遊 | 陳家富 | 作為神律體系的神學:論蒂利希神學的延續性 | 王 濤 | 聖托瑪斯與蒂利希愛觀之比較研究:聖愛-欲愛和友愛的視角 | 瞿旭彤 | 普遍與特殊:從蒂利希與巴特一九二三年的爭論看兩人神學立場與進路的差異 |
思想與社會 林子淳 | 神聖社群現象學的構想—一種取道於朋霍費爾的海德格爾式論述 | 潘鳳娟 | 形神相依、道器相成:再思徐光啓與跨文化對話 | 王志希 | 「愛恨交織」—吳耀宗的「唯愛論」、「福音書文本」與「耶穌形象」(1918-1948) | 康志杰 | 中國天主教民謠與信仰的本土化 | 趙翠翠、李向平 | 信仰互動及其公共規則—以浙江A地基督教與民間信仰的關係為中心 |
讀書與評論 劉新利、齊曉東 | 中國改革開放後的德國宗教改革研究 | 陳胤安 | 誰的漢語神學?—評賴品超《廣場上的漢語神學:從神學到基督宗教研究》 |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