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真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14-12
页数: 376
定价: 40.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0107396
内容简介 · · · · · ·
法国来华耶稣会士马若瑟的汉语研究代表作《汉语札记》,是西方汉语研究史上第一部同时介绍白话和文言的语法著作,首次尝试突破拉丁文法的范式来描写汉语语法,对欧洲汉学史和世界汉语教育史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本书从“文本史”和“文本内容”两方面对《汉语札记》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对原始手稿的辨读、转写和翻译,以及对手稿、出版本和译本的互校和对勘,首次进入到原始文本内部进行分析和梳理,不仅发掘出以前从未面世的文本内容,并且建立了手稿、抄本、刊本、译本之间的谱系关系,初步厘清了该书版本的传承流变过程,并考证出《汉语札记》所参考的中文资料来源,这对研究来华传教士汉语语法作品的参考理论和语料来源是一个重大贡献。
新闻来源:http://www.sinologybeijing.net/cn/detail/13622
近日,中心李真副教授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个人专著《马若瑟<汉语札记>研究》,该书系商务印书馆国际汉语教育史研究丛书之一,全书约35万字。
马若瑟(Joseph de Prémare, 1666-1736),康熙年间法国来华耶稣会士,精通汉语,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国的语言与文字,与后期来华的宋君荣(Antoine Gaubil)、钱德明(Jean-Joseph-Marie Amiot)二位神父并称为“法国早期汉学三大家”。一提到马若瑟,学界往往联想到他所翻译的元杂剧《赵氏孤儿》,这是第一部介绍到欧洲的中国戏曲,深受伏尔泰、歌德等大文豪的青睐,被改编为多国语言。它是中欧文学交流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里程碑,然而作为译者的马若瑟,他的贡献绝不仅限于此,这只是其汉学成就的一个方面。马若瑟著作等身,其作品大致可分为宗教学文献、索隐思想论著、文学译介作品、拉丁语学习工具书、汉语研究著作、游记六个大类近四十部。作为耶稣会“中国索隐派”的代表人物,西方汉语研究的开创者,以及中国文学西传的译介者,马若瑟对欧洲早期汉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李真副教授的这部专著是以马若瑟的汉语研究代表作Notitia Linguae Sinicae (《汉语札记》)为个案研究对象。马若瑟集三十年研习汉语之心得,加以总结和梳理,著成《汉语札记》一书,为帮助新来的传教士和欧洲队汉语感兴趣的学者迅速掌握汉语,成为西方汉语学习与研究历史的源头时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该书成书于1728年,历经百年曲折,直到1831年才由新教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在马六甲英华书院正式出版,1847年在广州又出版了英译本。这部作品是西方汉语研究史上第一部同时介绍白话和文言的语法著作。该书篇幅浩大,例证丰富,首次尝试突破拉丁文法的范式来描写汉语语法,被后人评价为“最先将中国语言的性质与其构造,正确地传之于欧洲人的专书”,是18世纪西人研究中国语文学的开山之作,对欧洲汉学史和世界汉语教育史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有关马若瑟《汉语札记》的研究,目前学界的一些论文都是以英译本为文献基础,没有或很少对该书的原始手稿和拉丁文刊本进行细致的文本史考察。由于1847年英译本与1728年的原始手稿及1831年拉丁文存在一定的删改和异文,因此文献来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就会降低。李真副教授的《马若瑟<汉语札记>研究》一书从“文本史”和“文本内容”两方面针对《汉语札记》进行了深入的个案研究。通过对两份原始手稿的辨读、转写和翻译,以及对手稿、出版本和译本的全面互校和对勘,首次进入到原始文本内部进行分析和梳理,不仅发掘整理了以前从未面世的文本内容,并且建立了《汉语札记》手稿、抄本、刊本、译本之间的谱系关系,初步厘清了该书版本的传承流变过程。同时,在对该书文本进行全面评析的过程中,首次考证出了《汉语札记》所参考的中文资料来源为南宋陈骙的《文则》与《古学钩玄》,这对研究来华传教士汉语语法作品的参考理论和语料来源是一个很大贡献,进一步确立了《汉语札记》一书在西方人汉语研究史、世界汉语教育史上所具有的重要历史地位与学术价值。通过这部专书的研究,进一步挖掘和整理了有关早期天主教传教士汉语研究成果,推进了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领域的微观研究和个案研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