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天主教研究青年学者论坛于2014年12月6-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北京天主教与文化研究所主办。会议共收到79位学者报名,62位学者发言。理论部分由Fr. Tommy Murphy以英文主旨发言开始,他的发言题目是Spirituality:East and West—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历史部分由张西平教授以“梵蒂冈图书馆藏晚明西学之意义”为主旨发言。论坛共分十个场次:1.神学与生态,包括陈威的“身份,信仰与神学传播:生态神学视域下网络文化的伦理思辨”,郭子佺的“天主教的生态智慧”,熊威的“文化生态壁龛:以湖北武陵山区天主教为例”等。2.神学与人学,包括林庆华的“论天主教梵二会议的人学思想”,王敏的“论《金陵十三钗》中的信仰与人性”,乔卞云的“创世纪第一章到第三章所彰显的神学观与人学观”,李树兴的“修院培育中神学本地化思想的注入与准备”等。3.神学与本地化,包括刘志庆的“开封大修院在本地化建设方面的作用浅议”,尚锋的“越南天主教堂建筑的本土化风格研究”等文章。4.神学与哲学,包括李晓龙的“库萨的尼古拉论天主的极大性与人如何认识天主”,李艳的“试论奥古斯丁的末世论历史观”,谭立铸的“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心灵”,陈诗谭的“郭尔克凯尔思想中的‘主体’”等文章。5.神学与伦理,包括张艳霞的“莫尔特曼关于痛苦的神学思想”,田书峰的“亚里士多德与多玛斯论幸福”,李科政的“略谈圣多玛斯阿奎那之于‘善’的意义。”6.天主教与现代文化,包括李景玺的“从梵二《牧职宪章》看天主教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增同弄的“‘城镇化’背景下反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牧民照顾—以云南景颇族为例”。赵玉群的“现代社会的科学与宗教—基于中国视角的考察”等文章。7.明清天主教历史(一),包括郭亮的“晚明耶稣会士在华制图的科学与艺术策略”,王永杰的“卜弥格《中国地图册》中的基督宗教史料”和刘国鹏的“梵蒂冈档案馆中国教会资料”。8.明清天主教史(二),包括杨虹帆的“两种‘不得已’之辩—浅论清初中国传统文化与天主教文化的冲突”和刘婷的“乾隆年间来华传教士韩国英与中国草木”等。9.晚清及近代天主教历史,包括赵艾东的“1919年以前康藏地区天主教传教士及其活动考”,黄汉的“法国遣使会冯烈鸿的‘温州之旅’”和罗颖男的“德国圣言会(SVD)在青岛的教育事业(1898-1914)”等文章。10.历史、对话、文学,包括王宇萌的“广西区域宣道会早期活动研究”和李昱霏的“卡尔巴特—教会合一的推动者”等文章。
鉴于曾参加过天主教研究青年学者论坛的许多博士论文具有相当学术水准,根据本届论坛的建议,北京天主教与文化研究所拟征集参加过论坛,但尚未公开出版过的天主教在华历史研究博士论文,并将这些博士论文汇集起来,以“天主教在华历史研究丛书”之名出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