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50年前的《中国教会新报》与《万国公报》影印本合璧问世
“明天是9月5日,9月5日正好是《中国教会新报》在上海创刊150周年。”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黄显功说,150年前发生了什么?日本发生了明治维新,中国则是成立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中国和日本都在19世纪中期面临西方挑战。如何应战,两国走出了不同的路径。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西方传教士担当了重要的历史角色。中日对待西方传教士也是不同的态度,其中的差别与影响值得我们思考。”
他提及,传教士中文报刊从诞生到终结的变迁,正是中国历史从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时期。这些报刊承载了极为丰富的历史信息,对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产生了广泛、持久而深刻的影响,是中国报刊史、新闻出版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宗教史研究的重要对象。
《中国教会新报》发刊于1868年9月5日,由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在上海创办。该刊由林华书院出版发行,美华书馆印刷,周期为每周一卷,除歇夏、歇年外,全年共出版50卷。从1872年8月31日第201卷起改称《教会新报》。在前后6年时间里,共发行300卷,到1874年9月5日改名为《万国公报》。从1874年到1883年,《万国公报》为周刊,共出版450卷,1889年到1907年为月刊,共出版227册,合计共出版677卷/册。
与会学者表示,该刊是晚清西学东渐的重要媒介和文字载体,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启蒙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研究基督教在近代世界的传播、中西文化交流、中国近代出版史等都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2014年,上海书店出版社曾推出全套《万国公报》(全60册),现又依据上海图书馆馆藏《中国教会新报》全套原刊,按照16开精装,分装10册影印出版,使这套中国近代早期的中文期刊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万国公报》为我们熟悉。”黄显功称,《万国公报》(影印版)出版时很多学者来上海图书馆参加首发活动,并给予刊物影印出版极大认可。“而《中国教会新报》是《万国公报》的前身,主编也为同一人。”
“一直以来,大家比较关注《万国公报》,但是对前300卷的《中国教会新报》关注不够,理解不够,真正以《中国教会新报》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也很少。”黄显功表示,此前《中国教会新报》在台湾也有影印出版,但是不全,比如漏了很多信息量极大的广告,“所以在《万国公报》影印出版之后,我们也把《中国教会新报》完整出版出来,相信会为学术界提供一份非常重要的资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