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第四届明清天主教研究工作坊通讯

ChineseCS 最新活动评论6,287字数 1126阅读3分45秒阅读模式

上海大学第四届明清天主教研究工作坊通讯

2017年11月3日,新的研究方向:“间”的概念:上海大学第四届明清天主教研究工作坊在上海大学乐乎新楼顺利召开。本次工作坊由上海大学肖清和副教授主持,邀请比利时鲁汶大学的钟鸣旦教授为主讲人,浙江行政学院的黄佳副教授、浙江工业大学的王定安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的纪建勋副教授、上海大学王皓和李强博士参加了此次工作坊,上海各大高校及本校博士、硕士生聆听了本次报告。本次工作坊就“间”的概念、决疑论、弥撒与祭祀、十九世纪后期欧洲汉学界的结构与特征、近代上海天主教司铎群体研究等重要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会议开始由钟鸣旦教授作了题为:“间”的概念的主题演讲。钟教授在报告中对“间”的概念进行综述,作为“之间人”的探讨以及“之间人”所处的两种文化之中的矛盾、复杂和不确定性,他们对于身份认同的追寻,并从中国的礼仪舞蹈等方面倡导历史学家要寻找“之间”的艺术,为进一步发挥互动交流的框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黄佳副教授以决疑论为视角剖析耶稣会士根据中国社会特殊情况所作的调试,探讨其对耶稣会的传教策略的不同解读,展现明清中西文化交流一个不同的面向。就决疑论与耶稣会、决疑论与耶稣会教育、决疑论与耶稣会在华传教实践、决疑论视角下的高利贷问题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以决疑论为指导的耶稣会在某些两难情况下做出一些无伤大雅的让步,可以使对话方的尊重和充分了解,为平等的基础上与儒家传统展开对话奠定了基础;寻找双方的共通点;最后,方式方法上采取灵活策略,对于继续推进他们的传教活动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的王定安从比较经学的视角入手重新审视“弥撒与祭祀”。 首先从中国与欧洲双重维度梳理了“弥撒是否祭祀”。从文献分析严谟对于弥撒与儒家祭祀的分辨,然后参照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关于同一问题的争论,再就耶儒祭祀加以比较分析,揭示弥撒对旧约时代祭祀的扬弃。接着从“临在”与“如在”两个角度的比较来考查耶儒两种人神相接的方式,重点分析儒家何以通过“推人道以相接”来实现“祭如在”。最后阐述了阿奎那的中道与礼之关系,儒家的中庸与礼之关系:就“礼”、“复礼”、“祀典”等方面,指出问题根本上在于权力对于正统与异端的别异。

 

上海大学历史系王皓博士从十九世纪后期欧洲汉学界的结构与特征为切入点,着重从“汉学”与“中国研究”、 汉学场域的中心与边缘、多元一体的欧洲汉学界等视角,提出了十九世纪欧洲学院派汉学的发展既借鉴传教士汉学的传统资源,又顺应了欧洲主流学术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理性化思潮。这种多元一体的格局是十九世纪欧洲汉学发展的重要形态。

 

上海大学历史系李强博士从历史阶段的 贯通,以“宗族、教会和社会”三个维度对近代上海地区天主教“司铎”群体进行研究,及其与本地社会互动的历史进程和现实意义,并以黄伯禄、李问渔、沈锦标为三个代表性的神父,探讨了明清以来中国神职人员的培育模式、人数以及整体的量化和个案研究。最后提出天主教宗族与天主教本地化对于凝聚教会信仰、巩固宗族血缘、促进天主教本地化的智识活动具有重大意义。(李竹磬供稿)

继续阅读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