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娟:《God的汉译史:争论、接受与启示》(2013)
图书作者:程小娟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版次:1版1次
ISBN:9787509752654 页数:296
开 本:16 印张:18.5
装 帧:平装 字数:290千字
本书引入了互动交流类方法论范式,从翻译和接受两个层面系统论述了God 的汉译这一重要的文化交流事件。书中详细剖析了中国读者和传教士在翻译“God”时对原文和译入语理解的分歧,并考察了传教士在争论中提出的不同解决方案;考察了明末清初、19世纪和20 世纪上半叶中国士大夫、神学家、现代作家等群体对God 及其译名的独特理解和接受,进而反思了困扰译名问题的“可译性”、“诠释冲突”、“传播的两难”等问题。
程小娟,文学博士,河南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圣经文学研究所副教授。
导 论/1
一 研究缘起/1
二 方法论/2
三 本书各部分内容简介/7
四 本书期望获得的成果/10
五 用语说明/11
上 篇 传教士关于“God”汉译问题的讨论及其引起的反思
小 引/15
第一章 圣经汉译中“God”翻译讨论的历史/17
第一节 明末清初天主教的译名之争/18
第二节 新教早期的译名争论/20
第三节 1877年在华新教传教士大会前后的译名讨论/24
第四节 1890年在华新教传教士大会前后的译名讨论/27
第二章 新教传教士译名讨论中的主要分歧/30
第一节 传教士对原文理解的分歧/32
第二节 传教士对译入语理解的分歧/43
一 对中国宗教观念及语言的总体看法/43
二 对“上帝”的理解/47
三 对“神”及“灵”的理解/55
第三节 传教士对当下读者的不同看法/64
一 读者的理解是否可靠/65
二 读者之间的理解差异/67
三 对读者理解案例的理解分歧/71
第四节 传教士对自身传统的不同理解及其个人取向的差异/74
一 对西方传统的不同理解/75
二 对传教士之中国传统的取舍与理解分歧/80
三 个人取向的差异/83
第三章 新教传教士提出的译名解决方案/85
第一节 妥协的方案/86
一 妥协共存/87
二 妥协统一/90
第二节 不妥协的方案/94
一 反对当下的妥协方案/95
二 交给时间和中国基督徒/96
第四章 对传教士译名讨论的反思/100
第一节 可译与不可译之间/109
一 翻译理论的分歧/109
二 传教士间的分歧/110
三 “必须表述”下的追寻/113
第二节 诠释的冲突与解决/117
一 诠释的冲突——共时的考察/120
二 解决的趋势——历时的考察/126
第三节 传播中的两难与犹疑/131
一 求同与求异之间/132
二 学习——含混带来的困难与解决/135
下 篇 God在中国历史上的接受情况及其对译名问题的启示
小 引/143
第一章 明末清初士大夫对God及其译名的理解/145
第一节 从教者的理解/149
一 徐光启/150
二 李之藻/153
三 杨廷筠/155
四 王征/159
五 严谟/161
第二节 反教者的理解/165
第二章 19世纪新教接受者对God及其译名的理解/170
第一节 新教早期接受者梁发和洪秀全对译名的理解/170
一 梁发对God中文译名的理解/170
二 洪秀全与拜上帝教对译名的接受/177
第二节 在《万国公报》“圣号”讨论中中国作者群对译名的理解/180
一 独立的观点/181
二 理性的证明/187
三 宽容的态度/191
第三章 20世纪上半叶God的接受情况/196
第一节 基督教神学家在上帝观方面的调适/200
第二节 受基督教影响的现代作家的接受/210
一 理解耶稣:伟大的人格/213
二 冰心:爱的造物者/222
三 许地山:非一神论的上帝/229
四 曹禺:作为神秘主宰的上帝/238
五 萧乾:被质疑的上帝/241
余 论:从接受角度对译名问题的再思考/254
一 可译与不可译的再思/254
二 诠释的再思/256
三 传播的再思/259
参考文献/262
后 记/28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