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国庆:《圣母玛利亚在中国》

ChineseCS 新书出版评论3,795字数 4264阅读14分12秒阅读模式

代国庆:《圣母玛利亚在中国》(2014)

出版社:台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25

ISBN: 978986613125

閩東天主教歷史悠久,影響深遠的「禮儀之爭」即在閩東肇其端。同時閩東地區素具鮮明的地域文化,廟宇林立,香火鼎盛,女神崇拜繁盛。本書以歷史學視角,探討閩東地區固有之女神崇拜與天主教聖母崇拜之間的關聯。

作者簡介:

代國慶,山東東平人,1981年10月出生,

2000-2004年,山東曲阜師範大學,獲得歷史學學士學位;

2004-2007年,華南師範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學位論文《天主教獨身主義的起源與歷史演變》

2007-2010年,華南師範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學位論文《明清之際聖母瑪利亞的中國形象研究》

2010-2012年,福建師範大學,博士後流動站研習,出站報告《中西女神的相遇:閩東女神崇拜與天主教通俗信仰研究》

2013年至今,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工作,講師

主要研究領域:基督教會史、明清天主教史

聯繫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石牌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郵編:510631

電子郵箱:sddefe2008@163.com

內容簡介

閩東天主教歷史悠久,從教民眾為數眾多,乃一典型的天主信仰濃郁之區。天主教對當地民眾日常生活及風俗習尚涉入之深、改變之多、影響之廣在中國歷史上也頗顯異數;閩東天主教與中國天主教休戚相關,影響深遠的「禮儀之爭」即在閩東肇其端,職此之故,閩東天主教在中國天主教史中佔有獨特地位。閩東地區歷來是西班牙多明我會的傳教區,閩東天主教受其影響,呈現出鮮明的多明我會神學色彩,這突出表現於其所崇奉的玫瑰聖母風尚中。與此同時,閩東地區素具鮮明的地域文化,諸多女神棲身於此,廟宇林立,香火鼎盛,乃一女神崇拜繁盛之域。天主教的玫瑰聖母堂與本土民間信仰中的聖母廟比鄰而居,形成了一頗為引人側目的宗教景觀。本書將以歷史學的視角,探討閩東地區固有之女神崇拜與天主教聖母崇拜之間的關聯。

本書共六大部分。首先,作為引論,作者基於實地的田野考察,指出當今閩東地區多元宗教生態下,中西女神雖呈現出不同的面相,但她們仍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在闡述此一論斷之前,將回顧相關的學術研究史,並就本書所依據的文獻資料以及相關概念作一交代。

第一章探討瑪利亞神學形象的起源與構建。有關童貞女瑪利亞的崇拜儀式和神學理論,在歐洲中世紀基督教神學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但根據聖經正典,我們無法勾勒出瑪利亞完整的生平事蹟,後世羅馬教會所宣揚的諸多瑪利亞神學教義及其崇拜儀式,也就成了無源之水,填補這一空缺的是所謂的「偽經」以及後來的聖徒傳記。明季入華耶穌會士向中國人所宣揚的瑪利亞神學體系即是源於此,故有必要對偽經和聖徒傳記中所構建的瑪利亞形象作一鋪陳。

第二章溯源多明我的聖母崇拜傳統及其海外傳播的歷史。通過對多明我會的歷史考察,作者認為多明我會形成了獨具本會特色的聖母崇拜,即聖母無玷始胎教義上的消極立場與玫瑰聖母大眾崇拜中的積極立場相輔相成。借助於西班牙王國的殖民活動,多明我會在海外傳教,西班牙人的聖母崇拜也隨之被引介。與此同時,歐洲的聖母崇拜在海外傳播的過程中也不斷受到當地文化的影響,以致瑪利亞多少呈現出某種本土色彩。

第三章描繪瑪利亞的中國初容。早在唐、蒙元時期瑪利亞便隨著基督教傳教士而踏足中國。從明天啟年間至今,陸續有漢文景教文獻發現問世,通過對史料的爬梳,我們或許可以勾勒出瑪利亞在華最初的形象。蒙元帝國時期的基督教在漢文文獻中稱之為「也里可溫」,主要的派別為聶思脫里派和羅馬天主教會以及其他一些東方教派。1951年在揚州出土一塊拉丁文墓誌銘的墓碑,刻畫有瑪利亞抱耶穌像,學術界稱之為「揚州聖母」。瑪利亞第三次入華為明清之際天主教傳教活動,在利瑪竇等人從肇慶到北京步步為營的宣教事業中,幾乎每一關鍵環節都顯露出瑪利亞的身影

第四章關注中西近世交往的獨特歷史背景,即明王朝在反擊「倭寇」戰爭中與「佛郎機」人相晉接。福安甘棠堡正是「反倭」的產物,而稍後,明王朝「海禁」政策的鬆弛則為天主教傳教士入華傳教提供了可乘之機。多明我會士歷經多次努力,最終得以在福安傳教,但卻對甘棠堡束手無策。作者認為,本土神明崇拜於海患之後的甘棠堡社會秩序重建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是抵禦天主教傳入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五章與第六章聚焦於閩東一域的女神崇拜文化。借助於明季謝肇淛的長溪遊歷,追尋此地早期的女神:太姥、天冠;以民間頗具聲望的兩位女神臨水夫人陳靖姑、天上聖母媽祖為個案,重點闡述她們在閩東地區的歷史流變、神異傳說、信眾群體,並就兩位女神閩東本土特點以及與瑪利亞崇拜之間相互融攝的文化現象作一探討,以期理解閩東地區對外來神明接納的機制,也將論及本土女神與新來之天主的關係。

目錄

自序

引論 重名的女神

一、多面聖母

二、立論依據及文獻基礎

三、概念界定

第一章 瑪利亞神學形象的起源與構建

一、《依撒意亞升天記》和《所羅門頌歌》

二、《雅各第一福音》

三、《多默福音》與《偽瑪竇福音》

四、《瑪利亞升天記》

五、《金色傳奇》

第二章 多明我會的聖母崇拜及東方傳佈

一、聖母蔭庇精修之會

二、西班牙的聖母崇拜以及海外傳播

三、玫瑰聖母省的創建與多明我會士東方佈道

四、瑪利亞海外形象變異之途

第三章 瑪利亞的中國初容

一、唐代景教:瑪利亞的首次入華

二、蒙元也里可溫:揚州聖母

三、明清之際天主教:瑪利亞第三次入華

第四章 大航海時代的土堡與神明

一、嘉靖海患與甘棠立堡

二、西班牙多明我會閩東開教

三、甘棠堡對中西神明的容納與拒斥

第五章 從基督教民間化的視野來看閩東女神崇拜

一、太姥與天冠

二、通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

三、天上聖母:天后媽祖

四、酬神劇:中西諸神之爭的舞臺

第六章 閩東天主教通俗信仰:以聖母瑪利亞崇拜為例

一、閩地宗教嬗變中的天主教

二、聖名「瑪利亞」與「瑪利亞世代」

三、瑪利亞童貞與守貞女

結語

參考文獻

自序

源於地中海世界的基督宗教與東土中華的淵源聯繫可謂久遠悠長。歷史上,中西間的交通循著絲綢之路而存續不斷,往繼不絕。基督宗教也藉此一通道,要麼翻越戈壁荒原,要麼浮於鯨波駭浪,終抵地之東極,實現了敷教「普世」、達於「地極」的宏願。自李唐王朝、歷蒙元帝國,迄明清之世,基督宗教三番入華,並在不同的機緣下激盪起朵朵異樣的歷史浪花。歷史上入華的基督宗教,緣於各自的宗派屬性,受制於當時中外政治格局,浸染於時代文化好尚,其命運跌宕起伏,時而顯耀於世,時而隱秘不彰,廢興不一。唐元末世,更是匿跡中原。15世紀以降,西人東來,一度消沉的海上絲路重新熱絡。西洋傳教士篳路藍縷,堅韌不拔,步步為營,從嶺南五羊到京師紫禁,從山海奧區的八閩到厚實古樸的三秦,開堂佈道,奠定起中國天主教四百餘年的基業。

隨著中國儒生士人的皈信,明清之際的天主教也被賦予了一種深沉的歷史意識,這或許是它在中國歷經風雨而終究不息的內在原因之一。明季大學士徐光啟嘗言「抑中國之有天教已一千餘年,非創也,何從知之?以天啟癸亥關中人掘地而得唐碑知之也」,「蓋真主所賜景福,盛大無比,非艱難歷試,不以輕畀其人耳。頃自利子以來,雖一甲子而近,乃自阿羅本賓唐至於今,一千餘載,不為不久矣。以其時考之或可矣!」奉教士人並非一味地發思古之幽情,而是身體力行,於天教的傳揚良有貢獻,其中譯文刊書猶有價值。另一位明季奉教儒生李之藻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本著儒家「繼往開來」的歷史責任感,系統整理了天學文獻,彙成《天學初函》,在《刻天學初函題辭》一文中,李之藻此種歷史擔當表白無遺:天學者,唐稱景教。自貞觀九年入中國,歷千載矣!其學刻苦昭事,絕財、色、意,頗與俗情相盩,要於知天事天,不詭六經之旨。稽古五帝三王,施今愚夫愚婦,性所固然。所謂最初、最真、最廣之教,聖人復起,不易也。皇朝聖聖相承,紹天闡繹,時則有利瑪竇者,九萬里抱道來賓,重演斯義。迄今又五十年,多賢似續,翻譯漸廣,顯自法象名理,微及性命根宗,義暢旨玄,得未曾有。顧其書散在四方,願學者每以不能盡為憾!茲為叢諸舊刻,臚作理器二編,編各十種,以公同志,略見九鼎一臠。其曰初函,蓋尚有唐譯多部,散在釋氏藏中者,未及檢入;又近藏西來七千卷,方在候旨,將來聞奇探賾,尚有待云。天不愛道,世不乏子雲夾漈,鴻業方隆,所望好是懿德者,相與共臻厥成。若乃認識真宗,直尋天路,超性而上,自須實地修為,固非可於說鈴書肆求之也。

李氏言辭情真意切,即便今日讀來,我們也會感受他循循善誘下的絲絲溫情,更會從字裡行間觸摸到那種當仁不讓的使命感。明清奉教人士對唐之景教文獻的整理和闡釋,對西文理器文獻的迻譯、彙編以及所作的天儒會通、天釋之辨等功夫無不都是石破驚天之舉。拋開他們的信仰不談,李之藻等人所從事的工作其實也是後世中國天主教學術研究之濫觴,並為後來者提供了基本治學理路,即基於對天學文獻熟稔的治史之徑路以及基於對天學親善而抱有的溫情與敬意的治史之態度。近世以還,在天學學術領域卓然有為者,莫不如此,他們均是在史料爬梳、鉤沉索隱的基礎上試圖對明清之際的中西交流及涉教人士的內心世界作一瞭解之同情。這賦予了中國天主教史一脈相承的學術風格和本土特色,也是天學在中國學術史佔有一席之地的根由。

筆者研習明清天主教史,多受益於學界方家。然就我和基督宗教學術研究的淵源而論,則不得不感謝賀璋瑢師的啟蒙和提攜。我生長於山東內陸,後來到夫子故里讀大學本科。雖然近距離地感受三孔聖地,但經過百年的革命洗禮,孔府不再「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夫子的學說亦不再被推崇為「同天並老文章道德」。此時的我,對於基督教更是不甚瞭解。直至2004年,我南下廣州求學於華南師範大學,跟隨賀師攻讀碩士學位,方才由賀老師引導而觸及基督教史研究。在三年的碩士研究生學習期間,筆者有幸向林中澤先生請益求教。中澤師總是不慍不火,耐心解惑,語言樸實無華卻都字字璣珠,深富啟迪。順理成章,我後來拜在林師門下繼續攻讀博士學位。中澤師思想史的治學風格和路徑深深影響了我博士期間的研習。在入門之初,中澤師便告誡,想在高手如林的明清天主教史領域有所新知,有所斬獲實屬不易。中澤師既嚴格把關,又給予我充分的自由空間。本著略人所詳、詳人所略的原則,最終確定了以瑪利亞的中國形象作為博士學位論文的題旨。當我把博士論文第一個章節的草稿交付老師審閱後,中澤師在文稿上所作的密密麻麻的修改至今仍歷歷在目,雖備感慚愧,但卻也釐清了論文寫作的文思脈路。博士畢業後,在中澤師的薦舉下,我來到福州 在林金水師門下繼續深造。在福州學習的兩年間,蒙金水師言傳身教,使我獲益良多。金水師素以史料見長,考據精深。金水師家中藏有不少一手文獻資料,並慷慨地容我借閱、複製,大大擴充我的文獻儲備。金水師還多次推薦我外出參加學術研討會,令我開闊了眼界。在金水師的引導下,我刻意留意地方文獻,並對地方史產生了濃厚興趣。正是在此種機緣下,我接續此前的瑪利亞研究課題,並以閩東地區的聖母崇拜為個案,探討瑪利亞地方化特色及與當地民間俗信之間的衝突和融匯。

從南下廣州至今,已歷十年。雖然有所心得,但也深知自己根基淺薄,需要積累、歷練的東西還很多。蒙吳昶興教授厚愛,樂意把鄙人拙稿忝於《歷史文化叢書》一列。自己不知天高地厚,竟也應允承接。往來的協議簽復等工作,許光璇女士多代為奔波操勞。接下來的簡繁體變更、格式修訂以及文稿校對等繁瑣工作多虧陳慧娜女士認真細緻地予以協助。在陳女士的督促下,我對文稿修改再三,並對各章節有所損益,盡可能地完善書稿。其實,幾番校稿修訂下來,我對書稿的信心也日漸降低,尤其對文稿的後半部分感到不甚滿意,內容冗雜,扣題不緊。細心的讀者一定還會發現其他問題,這些不足當然都要由筆者一人承當。希望將來有機會再認真修改,充實。

最後,我要把這本稚嫩的小書奉獻給我的父母親。這也算是學業告一段落後給父母親的一個交代。它雖還不甚完美,但相信父母親會樂意接納。畢竟,在父母親眼中,他們的兒子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好的。

代國慶 謹識

西元二○一四年七月

華南師範大學文科樓

继续阅读
 最后更新:2018-5-29
新书出版

《香港基督教史(1807-1997)》(2024)

《香港基督教史(1807-1997)》(2024) 書中進一步論述:基督教傳入香港的經過及其如何在香港生根和發展,教會於香港各個時期在醫療、教育、關顧弱小等方面的社會服務,以及在中國步向現代化進程中所...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